旅山煮海茶空间

2022.09.29 VOL.68 特别报道 页码page.24-26

正文

“旅山煮海”创始人是一位90后,他自己以及身边的很多年轻朋友都喜欢喝茶,因此希望营造一个年轻人喜欢的茶空间。既能众乐乐,亦复独乐乐。

主入口-上午.JPG
室外主入口
0 外部-东侧围墙.JPG
东侧围墙
0 外部-入口.JPG
入口

1 庭院和室内

茶社位于一座独栋商业的底层,主立面朝东,外部环境平淡无奇。设计师利用东侧和北侧的空地,围出了一个L型的室外庭园,为室内创造了专属的景观。

设计师把原有空间中两棵柱子和操作间、服务台整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环形无柱空间。通过家具和东西两侧的景观把这个空间分成了两个区域。

远离入口的尽端,布置了相对独立的小包间、卫生间和辅助技术用房。

2 界面和空间

自从范斯沃斯住宅以来,密斯晚年越来越倾向于营造仅有地面和天花两块水平板的统一空间。这两种水平构件能够在图面上形成概念中的对称,但在现实中,永远也不可能真的对称。因此这种似是而非的对称,用“对偶”或者“对仗”来描述,更易于理解。

在旅山煮海茶社中,设计师建立了两类对仗关系,一类是水平构件,即地面和天花;另一类是空间关系,即以庭院大门、服务台和圆包间形成的中轴线两侧的空间。第一类对仗关系中,尽量追求相似,第二类对仗关系中,则尽量追求对比。

平面图布置图.jpg
平面图
入口庭院内部-看入口.JPG
入口庭院内部-看入口
入口庭院西望-晚上.jpg
入口庭院西望

3 数字化装饰

设计师采用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和工具,创造了一系列的装饰构件,烘托室内气氛。数据来源有诗和画两类。底层数据是陆羽《六羡歌》,设计师对这首诗进行数据提取,再使用同一组数据,完成了点、线、面的构成设计,分别用在了玻璃包间、背景墙和服务台。在服务台中,则叠加了马远水图的第七段“秋水回波”的几何图形,以增强丰富性。

玻璃包间-3--顶棚和地面均为双层玻璃.JPG
室内玻璃包间——顶棚和地面均为双层玻璃
东区-1.JPG
室内东区

背景墙的制作,采用了激光切割技术、构件编号再运送到现场组装完成。服务台面板,则采用了3D打印技术,再编号拼接,在现场组装完成。数据格式虽然经过转换,但同一套数据从设计端完整传输到加工端,高效流畅。

茶社上午不营业。夏季日出时分,阳光透过竹林的氤氲雾气而形成颇具侠气的氛围,是主人独享的美好时光。

最后-清晨-建议放在最后一张.JPG
室内前台区

作者介绍

建 筑 师:言川建筑
项目地点:河北省保定市乐凯北大街
设计时间:2018年-2019年
施工时间:2020年
建筑面积:420m2,其中室内258m2,庭院162m2
设计团队:刘延川,蒋乐源,周琳
结构设计:王海龙
照明设计:瑞尊照明设计
工程顾问:北京中天九阳建筑照明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根本堂建筑摄影
3D打印制作:毕加平治模型(北京)有限公司
业主:旅山煮海茶空间

为您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