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伊始
小河茶馆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小河直街历史保护街区内。街区位于杭城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南宋时期,这里曾是河陆转运、物资集散地。作为货运码头由此产生了运河商埠文化,形成下店上宅的典型水乡民居。有水,有桥,有石,有树,园林的底子似乎已然存在。
当我在小河直街看着河边的这栋房子时,还是不自觉地陷入其中。这是一幢江南水乡的木结构房子,仍旧保留着老的木结构体系以及原先的面貌,置于城市之中,但似乎又与现代都市的一切保持一种分明的距离。如何依托历史建筑进行传承又不失建筑的当代性是我始终践行的设计方向。
全屋爆炸图
入口处
一楼空间
2 设计手法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
为了更好地引进光线,我们把房屋临河的窗户扩大了两倍,使得靠窗的茶室更明亮,向外望去便是柳岸成荫,这是一个真正能看到风景的房间。除了这扇主要的窗,我们还在楼梯侧面的对光面挖了一处圆形景观窗,这除了是楼道的采光担当,也圈住了窗外杨柳依依的春光。二楼小茶室的窗外正临对面街坊民居的瓦片屋顶,又一处可见风景。另外我们在原先的斜面屋顶结构上辅以天窗,这样抬头便可观星。
/ 借地借光景借树石 /
所谓“借地”,原本堆放杂物的阁楼三角区,现被改造成私密的一角,结合电梯的上盖变以榻榻米成为额外的茶室。除了借阁楼,我们还借柱子的地造柜子,借门的地造窗子,太湖石形态的的重复使用也是重要的点睛之笔。三月外面春意正浓,我们便开窗“借光景”。这些“多余的”犄角空间如同山洞,都是我们借来的意外保底,正如园林中移步换景之处,这些也是换景的微缩节点。树石小物件,则是我们借来的另一元素。盆栽、枯木、石器和木器,皆是点缀空间之物,也是再造园林的心思所在。
新庭院与旧建筑